资讯
政策
公告
服务商
已为你找到 3628 条资讯信息
核心动态:铁氧体价格平稳,超导材料商业化进程提速。价格表现:软磁铁氧体:MnZn功率铁氧体报价3.5万元/吨,NiZn高导铁氧体6.5万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上涨5%-8%。超导材料:钇钡铜氧(YBCO)带材价格降至1,200元/米,较2024年下降30%;商业化应用加速,超导磁悬浮列车订单突破10亿元。驱动因素:技术端:纳米晶软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OBC中渗透率提升至20%,替代传统铁氧体;上海超导等企业实现千米级YBCO带材量产。政策端:中国“十四五”规划要求超导材料产业规模达百亿级,推动超导电缆、超导储能等应用落地。风险提示:超导材料低温制造成本仍较高,需关注液氦供应稳定性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拓展速度。
2025年04月29日
核心动态:液晶玻璃基板价格坚挺,光学膜材国产替代加速。价格表现:液晶玻璃基板:8.5代线基板报价150美元/片,同比上涨18%;10.5代线基板因良率爬坡缓慢,价格稳定在220美元/片。光学膜材:偏光片用COP膜材均价25元/平方米,国产率突破40%;量子点膜价格因技术升级涨至80元/平方米。驱动因素:需求端:大尺寸液晶拼接屏(65英寸+)全球产能年增12%,Mini LED背光方案渗透率提升至35%,推动光学膜材需求。政策端: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行动计划》要求光学膜材国产化率超60%,本土企业如长阳科技加速扩产。风险提示:日本旭化成、住友化学等企业若调整出口策略,或导致高端光学膜材供应紧张。
2025年04月29日
核心动态:覆铜板价格高位企稳,高频高速基材需求驱动高端产品溢价。价格表现:覆铜板(CCL):主流FR-4基材报价150-180元/张,较年初上涨8%-10%;高频高速基材(如PTFE/碳氢化合物基材)突破800元/张,同比涨幅超25%。铜箔:18μm电解铜箔均价110元/公斤,环比持平;HVLP铜箔(用于高频高速板)价格高达300元/公斤,供不应求。驱动因素:需求端:AI服务器、800G光模块订单激增,推动高多层PCB(28层以上)需求增长,胜宏科技等厂商高端产品占比已超30%。供给端:全球铜矿供给增长受限,LME铜价维持9,800美元/吨高位,电子玻纤布价格同比上涨12%,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风险提示:中小PCB厂商或因技术壁垒无法转嫁成本,需关注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风险。
2025年04月29日
核心动态: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价格企稳,CMP抛光液需求激增。价格表现:光刻胶:KrF光刻胶报价800元/升,ArF光刻胶2,500元/升,国产G线/I线光刻胶市占率突破20%。CMP抛光液:14nm制程用氧化硅抛光液1,200元/升,3D NAND用钴抛光液2,800元/升,年需求增速超25%。驱动因素:国产替代:上海新阳、安集科技等企业突破28nm以下制程材料技术瓶颈,2025年国产化率目标达40%。下游应用:HBM存储芯片、CoWoS先进封装对高纯电子化学品需求爆发。风险提示:日本对华出口管制或限制氟化氢、光刻胶等材料供应,企业需加强本土化研发。电子信息业原材料今日价格分析(2025年4月29日)——高分子材料篇核心动态:工程塑料价格分化,生物基材料渗透率提升。价格表现:传统材料:PC/ABS合金报价2.2万元/吨,环比持平;LCP树脂因5G基站需求上涨至8万元/吨。生物基材料:PLA改性料2.8万元/吨,PBAT薄膜3.2万元/吨,较石油基材料溢价15%-20%。驱动因素:政策端:欧盟《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要求2030年塑料包装中再生材料占比达30%,推动可降解材料需求。技术端:生物基聚酰胺(PA56)在消费电子外壳中替代PA66,耐热性提升20%。风险提示:生物基材料生产成本仍高于传统材料,企业需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2025年04月29日
核心动态:铜价高位震荡,稀土价格受环保政策与新能源汽车需求双重支撑。价格表现:铜:LME现货价维持9,800美元/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7.8万元/吨,受全球经济复苏与通信设备需求拉动。稀土:氧化镨钕报价45万元/吨,氧化镝1,850元/千克,较年初上涨8%-10%,主要受风电、永磁电机需求驱动。驱动因素:政策端:中国工信部《稀土管理条例》要求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中小产能加速出清。技术端:人形机器人用高精度伺服电机对钕铁硼磁材性能要求提升,推动高端产品溢价。风险提示:刚果(金)铜矿罢工、缅甸稀土出口政策突变或导致短期供应中断。电子信息业原材料今日价格分析(2025年4月29日)——新能源材料篇核心动态:光伏产业链价格分化,锂电池材料成本压力缓解。价格表现:光伏:N型TOPCon组件均价0.72-0.8元/W,较年初上涨12%;EVA光伏料报价11,653元/吨,涨幅超20%。锂电:磷酸铁锂正极材料3.8万元/吨,环比持平;电解液价格跌至3.2万元/吨,同比下跌30%。驱动因素:需求端:欧盟《净零工业法案》要求2030年光伏组件本土产能占比达40%,中国头部企业加速海外建厂。技术端:HJT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6%,银包铜浆料用量减少30%,推动成本下降。风险提示:欧盟碳关税(CBAM)或提高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成本,企业需加快绿色认证。
2025年04月29日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宏大背景下,人工智能(AI)正以其颠覆性的力量,深刻重塑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国际竞争格局。面对这一战略性技术带来的澎湃浪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高屋建瓴地指出:“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带来前所未遇风险挑战。”这一重要论断,辩证地揭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重属性,为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构建体现中国智慧和全球视野的治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历史节点,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跨域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优势和新动能。从赋能千行百业、优化社会治理到改善民生福祉、加速科研突破,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无限广阔。我国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完备产业体系、广阔应用场景和巨大市场空间,这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创新与深度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牢牢抓住这一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技术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效能。在拥抱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与严峻挑战。算法偏见、数据滥用、隐私泄露、深度伪造、就业冲击、伦理失范乃至技术失控等风险,不仅可能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甚至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国际秩序构成威胁。特别是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个别西方国家将科技问题政治化,大搞技术封锁和“小院高墙”,企图利用人工智能遏制他国发展,加剧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面对这把锋利的“双刃剑”,既要勇于拥抱变革、抢抓机遇,也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如何趋利避害,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沿着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道前进?这就需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这擘画出了我国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大致轮廓,为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准则。其中,“安全”,是底线要求,旨在着力防范技术自身的缺陷、脆弱性或因外部攻击、滥用误用引发的内生与外生风险,保障人工智能系统和应用不对个人、组织、社会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可靠”,是稳定保障,旨在强调人工智能系统在预设功能和条件下稳定运行的能力与概率,确保其在关键领域和重要场景中能够持续、可信地发挥作用,避免因系统故障或性能波动造成损失。“可控”,是主导前提,要求人类始终保持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部署、运行和迭代的主导权与干预能力,确保技术发展不偏离预设目标,一旦出现非预期行为或潜在危害,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人工干预、纠偏乃至终止。这三大目标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覆盖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网。为了实现“安全、可靠、可控”,还需通过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进一步搭建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的系统性框架。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算法备案制度,对深度合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服务进行动态追踪管理。结合人工智能应用的分级分类监管框架,根据不同场景的风险等级,我国实施差异化的应急处置策略,实现风险的精准阻断与敏捷响应,同时为技术创新保留必要的试错空间。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探索“软硬法协同”的治理模式,释放多元化治理效能。由此可见,中国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统筹发展与安全、平衡创新与秩序、协调效率与公平方面的经验,不仅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全球应对人工智能挑战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可资借鉴的制度工具箱。面对人工智能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大陆,应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既要勇立潮头、开拓创新,也要心存敬畏、行稳致远,在全球智能革命的浪潮中,书写彰显中国智慧的新篇章。(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2025年04月28日
2025年一季度,全球原材料价格呈现结构性分化,能源类材料受地缘政治与季节性需求影响波动加剧,金属类材料因新兴产业需求增长而持续走强,化工材料则因环保政策与产能调整呈现区域性差异。供需关系主导价格分化能源材料:国际原油价格受中东地缘冲突与OPEC+减产协议影响,一季度内振幅达15%,柴油批发价因物流行业春节后复工需求回升,较2024年12月上涨8%。金属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推动锂、钴等电池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其中锂精矿价格同比上涨22%,但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因产能过剩,螺纹钢价格同比下降9%。化工材料:环保政策趋严导致中小企业产能受限,聚丙烯(PP)价格区域性分化,华东地区较华南地区溢价5%,而农化品受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尿素价格环比回落3%。政策与成本双重驱动国内“双碳”政策持续收紧,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本增加15%,推动钢材价格结构性上涨。运输成本方面,国际海运费指数(BDI)一季度均值同比上涨18%,导致进口铁矿石到岸成本增加12%。企业应对策略制造业通过“期货套保+供应商分级管理”降低风险,某家电企业将铜材套保比例提升至40%,采购成本波动率下降30%。建筑业采用“装配式建筑+再生材料”技术,某央企项目通过使用再生钢材替代原生材料,单项目节约成本1200万元。
2025年04月28日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制造业利润侵蚀效应显著,但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与数字化管理实现逆势增长,行业分化加剧。成本压力传导机制直接成本冲击:2024年Q4,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占比提升至62%,其中汽车行业因钢材价格上涨,单台车成本增加800-1200元。利润压缩效应:中小企业毛利率同比下滑2.3个百分点,而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替代+工艺优化”实现成本转移,如某电气集团将绝缘材料自产率从30%提升至75%,年节约成本150万元。行业应对策略对比案例1:供应链协同降本劲仔食品通过“包装材料替代+工艺优化”,将纸箱成本从0.8元/个降至0.3元/个,年节约成本800万元。江西京九电源推动供应商“标通化”改造,印刷排版效率提升100%,年节约版费30万元。案例2:技术替代降本某光伏企业通过“硅片薄片化+金刚线切割”技术,硅料单耗降低18%,组件成本下降0.15元/W。某化工企业采用“催化氧化+膜分离”工艺,乙烯收率提升5%,吨成本降低200元。政策与行业建议建立“原材料期货+产业基金”风险对冲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套期保值。推动行业级“共享备件库”建设,降低中小企业库存成本。
2025年04月28日
2025年原材料价格将呈现“短期震荡+长期分化”特征,企业需构建“动态监测+弹性供应链+成本转嫁”三位一体风险管理框架。2025年价格趋势预测能源类:国际油价中枢上移至85-95美元/桶区间,天然气价格受欧洲库存重建影响,LNG现货价同比上涨12%。金属类:铜价受新能源需求驱动,LME铜价或突破1.2万美元/吨,而铝价因再生铝产能释放,价格区间下移至2200-2500美元/吨。农产品:大豆价格受南美天气影响,CBOT大豆期货波动率或升至25%,玉米价格因生物燃料需求增长,同比上涨8%。风险管理框架设计动态监测体系建立“三级预警机制”:红色(价格波动>15%)、橙色(10%-15%)、黄色(5%-10%),对应不同响应策略。开发“原材料价格指数”,纳入全球30种大宗商品实时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弹性供应链构建推行“供应商AB角制”,单一品类供应商数量不少于3家,且区域分散度不低于50%。实施“战略库存+JIT配送”结合模式,将库存周转率提升至8次/年。成本转嫁策略制造业通过“产品升级+服务增值”提升议价能力,如某工程机械企业将液压件国产化率从60%提升至90%,产品溢价空间扩大5%。建筑业推广“EPC总承包+成本加酬金”模式,将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转移至业主方。政策建议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将锂、钴等关键矿产纳入储备清单。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降低汇率波动对进口成本的影响。
2025年04月28日
2025年全球产业链加速区域化重组,原材料价格波动从“单一供需驱动”转向“地缘政治+技术变革+ESG约束”三重逻辑叠加,企业需构建“韧性供应链+绿色溢价管理”双轨体系。三重逻辑驱动价格波动地缘政治博弈关键矿产争夺白热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补贴驱动本土锂、镍等矿产开发,但资源国出口管制(如印尼镍矿出口禁令)导致全球供应链区域割裂,LME镍价年内波动率突破30%。贸易壁垒推高成本:欧盟碳边境税(CBAM)实施后,中国钢铁出口成本增加8%-12%,倒逼企业转向“绿电冶炼+碳足迹认证”模式。技术变革重构需求新能源革命催生“新金属”行情: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下,锆、锗等稀有金属需求量预计年增40%,价格较传统金属溢价超200%。数字化技术提升定价效率: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大宗商品交易,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试点“智能合约+实时交割”,铜价波动传导速度缩短至24小时。ESG约束强化供给刚性环保政策压缩产能:中国《稀土管理条例》实施后,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下降15%,氧化镨钕价格较2024年上涨35%。碳成本内部化:欧盟新规要求进口铝材碳排放强度低于8kg CO₂/kg,中国铝企需额外支付碳关税150-200美元/吨,推动“水电铝”产能占比提升至30%。产业应对策略矩阵行业短期策略长期布局新能源汽车与资源国签订“产能换资源”协议(如宁德时代在印尼投建镍冶炼厂)研发“无钴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降低对单一矿产依赖家电制造推行“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接口”以快速切换供应商构建“再生材料溯源系统”,提升ESG评级以获取溢价纺织服装采用“合成生物基纤维”替代棉花(成本降低18%)投资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废旧纺织品100%回收利用政策协同建议建立“全球产业链韧性指数”,将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纳入国家战略评估体系。推动“绿色大宗商品交易所”建设,开发“碳价挂钩期货合约”,帮助企业锁定ESG成本。
2025年04月28日
电解铝今日价格分析
2024年末能源化工行业原材料价格走势回顾与未来展望
造船业持续景气 中国船舶集团三大船厂多项指标再创新纪录
昆明入选首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到2025年推动不少于400户企业数字化转型
聚焦”满天星“| 智启未来,龙腾制造 —— 重庆龙智造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综合施策打造产业强市主战场 全市累计创建15个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4年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领航大会
三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落实近期金融增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