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政策
公告
服务商
已为你找到 4222 条资讯信息
概述:18日早盘唐山迁安普方坯主流出厂价格稳报2940元/吨,迁安松汀钢铁普方坯出厂价格稳报2950元/吨,仓储现货价格含税报3010-3020元/吨低价少成交。上午钢坯市场成交一般偏弱,下游成品材价格稳中有降。以下是唐山分品种价格及成交详情:【型钢】唐山型钢市场:主流价格持稳,其中工字钢3320元/吨,角钢3280元/吨,槽钢3260-3280元/吨,终端需求弱,市场情绪不高,整体成交偏谨慎。【带钢】唐山145带钢市场:主流价格较昨稳,市场主流报价3180元/吨,市场成交一般。唐山355带钢市场:价格稳,现货主流3170元/吨,市场远期较现货资源价格低5-10元/吨。【热卷、冷轧基料】唐山开平板市场:价格下调10,市场主流1500宽普开平板报3230元/吨,锰开平3370元/吨。市场成交一般偏弱。唐山冷轧基料市场:价格较昨稳,市场主流3.0*1010为3200元/吨;3.0*1210为3200元/吨。报价为主,成交一般。【中板】唐山中厚板市场:价格降10,14-20普板报3430元/吨,低合金报3620元/吨。市场成交不畅。【管材】唐山焊管、镀锌管市场:价格暂稳,4寸3.75mm新国标热镀锌管,唐山华岐报4090;4寸焊管唐山华岐报3450,成交偏弱。【建材】唐山建筑钢材市场:市场价格暂稳,现三级大螺纹3160元/吨,三级小螺纹3260元/吨,盘螺3420元/吨,市场报价趋弱,成交不佳。【预测】唐山钢坯直发一般偏弱,仓储现货价格报3010-3020元/吨含税出库低价少成交,下游成品材价格稳中有降,整体成交偏弱。预计午后钢坯出厂价格持稳运行。
2025年05月21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骆铁军表示,我国钢铁需求仍将在峰值平台区间维持较长一段时间,预测到203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亿-9亿吨,2050年以后预计将保持在8亿吨左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出口钢铁棒材159万吨,同比增长47.1%;1-4月累计出口571万吨,同比增长48.1%。北方首场高温过程开启,南方多雨模式持续。19日至22日华北黄淮等局地气温或达40℃及以上。国家防总于5月18日16时针对福建、广西两省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广西一线协助指导。国内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5月19日24时开启。多家机构预测,当天国内汽柴油下调幅度约为230元/吨,迎来年内第五次下跌,多地92号汽油将重回6元时代。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首都金融工作座谈会。潘功胜表示,央行将支持北京打造科技金融发展高地,推动北京人民币国际化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李云泽表示,全力支持加强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更好促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加快推进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强化多层次市场功能发挥。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3月,日本增持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308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654亿美元,为今年首次减持,持仓规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日表示,若各国在90天关税暂停期内未达成贸易协议,关税税率将很快恢复至“对等”水平。5月16日,全国主港铁矿石成交77.10万吨,环比减23.4%;237家主流贸易商建筑钢材成交9.69万吨,环比减3.1%。上周末,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下调10元/吨,报2940元/吨。上周,全国47港进口铁矿库存总量14746.99万吨,环比下降17.72万吨;45港进口铁矿库存总量14166.09万吨,环比下降72.62万吨。上周,247家钢厂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91.76%,环比减少0.33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59.31%,环比增加0.44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244.77万吨,环比减少0.87万吨。上周,全国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8961.16万吨,环比增2.18万吨;当前样本钢厂的进口矿日耗为302.91万吨,环比减0.99万吨;库存消费比29.58天,环比增0.10天。上周,全国90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平均开工率75.2%,环比上升2.47个百分点;平均产能利用率56.57%,环比上升1.49个百分点。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加快推进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提出以“无废城市”建设为重点,发展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产业。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1)2025年4月,中国出口钢铁板材662万吨,同比增长6.8%;1-4月累计出口2406万吨,同比下降0.4%。(2)2025年4月,中国出口煤及褐煤72万吨,同比增长29.8%;1-4月累计出口213万吨,同比增长9.8%。(3)2025年4月,中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55万吨,同比下降40.8%;1-4月累计出口232万吨,同比下降30.4%。深圳盐田港船代公司透露,中美相互调整关税正式实施后,美线货量已从5月初同比下降近50%,恢复到4月2日加税之前水平,并且还有所增加。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其中提出,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53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4%;新接订单量306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1.1%。截至4月底,手持订单量2297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6%。
2025年05月21日
今日特种陶瓷材料市场价格维持强势,氮化硅、碳化硅等高端产品受半导体、军工领域需求拉动,价格同比涨幅超10%。根据行业调研数据,反应烧结氮化硅陶瓷轴承球报价800-1200元/公斤,热压烧结产品达2000-2500元/公斤,同比上涨15%;碳化硅陶瓷基板价格稳定在3000-3500元/片,较年初上涨8.6%。从产业链看,上游高纯氧化铝(99.99%)、碳化硅微粉价格坚挺,氧化铝报价3200-3500元/吨,环比持平;碳化硅微粉(F240)报价8500-9000元/吨,同比上涨12%。需求端,半导体设备用陶瓷零部件订单量同比增长22%,军工领域陶瓷装甲、陶瓷天线需求增速超15%。技术壁垒导致供给集中,全球氮化硅陶瓷市场CR3达65%,国内企业如中材高新、国瓷材料等市占率不足20%,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库存方面,特种陶瓷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降至18天,较去年同期缩短5天,显示需求旺盛。短期来看,特种陶瓷价格或维持高位,需关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及军工订单释放节奏。
2025年05月21日
今日铜合金市场呈现“品种分化、需求驱动”特征,黄铜、青铜价格承压,而高导铜合金、铜镍硅合金等新能源相关产品价格持续走强。根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H62黄铜棒报价48500-49000元/吨,环比下跌0.8%;C19400高导铜合金则维持在78000-80000元/吨高位,同比上涨12.3%。从成本端看,电解铜价格(79220元/吨)高位震荡,但锌、锡等伴生金属价格下跌(0#锌报价23200-23300元/吨,环比-1.5%),导致黄铜成本支撑减弱。需求端结构性差异显著:传统五金、卫浴行业用铜合金订单量同比下降11%,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光伏逆变器用高导铜合金需求同比增长25%。技术升级方面,铜镍硅合金(C70250)因导电率、强度优势,逐步替代部分铍铜材料,价格较年初上涨9.6%。库存数据显示,华东地区铜合金社会库存2.8万吨,其中新能源相关产品占比提升至42%。短期来看,铜合金价格或延续分化,需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行业扩产节奏及海外矿山供应稳定性。
2025年05月21日
今日国内轴承钢市场价格整体平稳,但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根据市场监测数据,宝武特冶、中信泰富等主流钢厂GCr15轴承钢主流报价区间为5800-6200元/吨,环比持平,但部分高端渗碳轴承钢(如20CrMnTi)价格达7500-8000元/吨,同比上涨5.2%。从产业链看,铁矿石价格小幅波动(798元/吨,环比+0.82%)对成本影响有限,而钼铁、铬铁等合金原料价格坚挺,钼铁报价23.8-24.2万元/吨,环比上涨1.2%,推动高端轴承钢成本上升。需求端分化显著: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用钢需求同比增长18%,而传统工程机械轴承订单量同比下降9%。库存方面,华东地区轴承钢社会库存12.3万吨,环比下降3.1%,但高端产品库存占比不足20%,显示结构性短缺。出口市场受关税政策影响,1-4月轴承钢出口量同比减少6.7%,但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35%。短期来看,轴承钢价格或维持“低端稳、高端涨”格局,需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扩产进度及出口政策调整。
2025年05月21日
今日工程塑料与复合材料市场呈现价格分化,碳纤维、聚酰胺等高端材料需求旺盛,而传统塑料价格承压。根据生意社数据,PA66国产料神马EPR27报价17300-17400元/吨,进口料旭化成1300S报价26000-27000元/吨,价差反映高端产品供给缺口。聚甲醛价格稳定在10000-15000元/吨,因汽车轻量化需求带动,市场交投活跃。橡胶市场方面,丁腈橡胶价格受原油成本推动,主流报价15000-18000元/吨,环比上涨3.2%。汽车密封件、油管等领域需求回暖,叠加东南亚主产区割胶淡季,供应偏紧。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价格维持高位,T700级12K碳纤维报价180-200元/公斤,同比上涨8.5%。航空航天、风电叶片等领域需求强劲,据统计,2024年国内碳纤维消费量达6.3万吨,同比增长15%。玻璃纤维价格则因产能释放承压,缠绕直接纱2400tex报价4200-4500元/吨,环比下跌2.1%。短期来看,工程塑料与复合材料价格或延续分化。高端材料受国产替代加速及新兴产业拉动,价格中枢有望上移;传统材料则需关注成本传导及下游订单释放情况。企业需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产品结构以应对价格波动。
2025年05月21日
今日有色金属市场表现分化,铜、铝价格维持高位,而小金属价格波动加剧。根据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数据,1#铜报价79220元/吨,环比持平;A00铝报价20492元/吨,较上月末上涨2.3%。长江有色金属现货市场显示,电解铜价格区间为79200-79300元/吨,铝锭价格区间为20480-20500元/吨,显示供需紧平衡。从需求端看,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对铜铝需求形成支撑。据测算,每辆新能源汽车用铜量约83公斤,光伏边框用铝量约1.5万吨/GW。然而,铜精矿加工费(TC/RC)持续走低,叠加智利、秘鲁等主产国供应扰动,铜价短期或维持强势。铝价则受氧化铝成本推动,叠加云南地区电解铝产能复产不及预期,供应弹性有限。小金属方面,钛合金价格保持稳定,海绵钛99.7%出厂价43000-45000元/吨,钛板TA2 2mm价格68-73元/公斤。高温合金需求向好,受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拉动,价格同比上涨5.2%。短期来看,有色金属价格或延续分化,需关注美联储加息路径及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
2025年05月21日
今日粘胶短纤市场行情保持稳定,主流价报13360.00元/吨,与昨日持平。原料溶解浆价格坚挺,对粘胶短纤形成成本支撑,但下游人棉纱企维持刚需走量,利润微薄,对原料存货意愿不高。从非棉替代角度看,粘胶短纤在混纺产品中的应用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粘短价格整体维持小幅上涨态势,从年初的12600元/吨上涨至13900元/吨左右,涨幅约10.3%。相比之下,棉纱价格年内跌幅达9%,棉涤价差、棉粘价差均处于近三年低位,非棉纤维替代效应显著。终端需求方面,化纤服装出口表现优于棉制服装。2023年我国化纤服装出口额达768.6亿美元,同比下降5.5%,降幅远低于棉制服装的11.7%。这主要得益于化纤产品在强度、耐磨性、抗皱性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疆棉禁令实施后企业对棉花替代品的需求增加。然而,粘胶短纤市场也面临挑战。下游纱厂多消耗库存为主,新签订单释放有限,场内观望气氛渐浓。尽管部分工厂发货偏紧,企业尚无库存压力,但市场整体观望情绪较浓。短期来看,粘胶短纤价格或维持平稳。成本端支撑尚可,但需求端未有明显转好迹象。需关注天气及下游订单情况对市场的影响。
2025年05月21日
今日国内棉花市场呈现震荡企稳态势,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报14864元/吨,较昨日微涨19元/吨,郑棉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于13850元/吨,环比上涨185元/吨。国际市场方面,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维持在67.37美分/磅,环比上涨0.10美分/磅,内外棉价差扩大至1538元/吨,环比增加345元/吨。从供需基本面看,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持续攀升,2024/2025年度期末库存达1869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供应宽松格局未改。国内棉花加工率已达99.2%,累计销售皮棉308.8万吨,销售率46.3%,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但下游新增订单数量有限,市场交易以刚需补库为主。价格传导方面,棉纱价格随原料波动,32支普梳纯棉纱今日报价21055元/吨,环比下跌80元/吨,纱棉价差6361元/吨,环比缩小29元/吨。终端消费疲软导致织厂开机率下降,全棉坯布出货量较10月上旬减少,产品库存累积趋势显现。短期来看,棉价或维持区间震荡。一方面,新棉成本对价格形成支撑;另一方面,传统旺季结束叠加下游需求走弱,纺织企业成品库存逐步累积。需关注宏观政策及天气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2025年05月21日
在广东珠海,一家以外销为主的小家电企业借助京东电商平台叩开“内销大门”;在长三角,一场场政企恳谈会为制造业外贸企业搭建“双循环”桥梁;在沙特阿拉伯,33家成都工业企业组团出海拓市场,现场签约金额超50亿元…… 成都政企代表团前往沙特拓市场在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积极应对出口“变局”,走向国际的步伐丝毫没有停歇:一方面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用创新好产品闯出“新天地”;另一方面积极调整供应链与生产模式,推动出口业务转内销。我国制造业正在变局中谋新局。“国内14亿人的生意有得做!”前阵子,刚参加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溢达集团品牌及零售副总裁蔡崴,一回到公司就带领团队分析最新的市场动态,谋划下一步品牌推广计划。“现在大家在谈的出口转内销,溢达集团已经进行了数年之久。”蔡崴说。2020年,溢达集团这家高新技术型纺织企业旗下的子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欧美订单大量流失,业务占比45%的美国市场几乎清零。面对困境,该公司毅然开启转型之路,从依赖欧美订单、为国际品牌生产,到拓展国内市场、培育本土品牌PYE派和十如仕……溢达集团用5年时间迅速转身。用亲身经历告诉同行:只要坚守制造根基,中国企业既能借船出海,更能自主航行。“欧美市场重规模,国内市场重灵活。”蔡崴一语道破该行业内外销的差异。欧美订单量较大、交期更长、确定性更强,企业可能会提前规划未来一年的产能计划、款式设计等。而国内订单呈现“短、平、快”特征,交期更短、订单量较小,对“小单快反”的要求也更多。从出口转向内销,企业也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供应链与生产模式的调整是一大挑战。江苏华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外销份额占80%,一年有近2000万元美国订单。该公司国内事业部总监穆龙生告诉记者,出口转内销需要商业模式的转型,公司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柔性化调整,增加了管理难度,也对库存周转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进行生产作业“不过,只要找对客户、转变意识,国内14亿人的生意有得做!”蔡崴认为,“在如今的贸易环境下,计划不如变化快。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拥抱这些变化,如何更好地为国内客户服务。”中国是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随着国家扩内需各项政策不断加力扩围,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这些既是亮给外贸企业的“明牌”,也是出口转内销最大的“确定性”。不少外贸企业是国内市场上的“新兵”,拓展销售渠道难、生产线转向难、品牌建设难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最近,京东、阿里、抖音电商、快手等十余家电商平台以及盒马、永辉等“集体行动”,着眼于这些企业转型的困难,发挥各自优势,帮助他们快速开拓国内市场。得知珠海金稻电器有限公司因美国关税影响出现产品出现积压后,京东美容电器业务负责人带队紧急赶赴珠海,与金稻团队深入沟通转型策略,不仅提供了包销支持政策,还整合站内流量、营销资源及渠道优势,助力金稻快速打通内销通路,实现品牌焕新。行业协会也积极搭建对接桥梁。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多家行业协会表示,将组织产销对接会、培训会等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企业了解国内市场需求和标准,推动产品适销对路。“出口转内销,能否转成转好,关键还要企业在加大转型升级、挖掘消费新潜力等方面下更多功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室主任张于喆对记者表示,要认识到,“出口转内销”并不是简单地清理库存,而要针对国内市场因地制宜调整策略,精准品牌定位,持续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推出更多好产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用创新好产品闯出海外“新天地”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实现了23%的同比增长。记者近日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注意到,在美国近期对贸易伙伴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中国车企正用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走向国际的步伐丝毫没有停歇。以东南亚地区为主阵地,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构建起更完善的出海生态。“除了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本地化制造和本地化生态改造以外,我们的核心供应链也实现了本地化。”该公司副总经理韩德鸿说。还有的车企凭借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成为技术输出方,国外车企则在合作中扮演技术引入与市场渠道提供的角色——这种“反向合资”的角色逆转,成为中国车企“出海”新路径。“用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来复活西班牙‘埃布罗’这个汽车老品牌,让他们的工厂再一次运转起来,这种模式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欢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告诉记者。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蒋赟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出海拓展新市场要分情况探讨。墨西哥离美国较近,该国产业在美国压力下进行政策调整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此类情况比较特殊的市场,中国企业要做好“两手准备”。“一边关注关税政策的进展,一边做好建厂的长期准备。中国企业要坚持长期主义,进入到任何的国别以及区域市场,都不是只进去待一两年,一定是整套体系扎根当地市场。”蒋赟说,中企出海要学习和吸收当地比较成功的欧美日韩车企的做法,发挥中国车企技术强项,如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做好产品。同样作为支撑出口增长的行业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家电行业出口积极调整市场结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向记者表示,我国家电行业对美国出口的市场占比已经不到18%,对“一带一路”沿线出口的市场占比已上升至近40%。虽然业务在美国市场出口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不足3%,但海信家电未雨绸缪,采取多区域产能协同的方式来应对风险,依托中国、墨西哥、泰国三大生产基地对出口美国产品进行协同供应。通过灵活调配多区域产能,海信家电构建起对单一市场政策波动的有效缓冲机制,降低了因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冲击。放眼全球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地有着较大的拓展空间。以空调为例,这些地区以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空调普及率也不是很高,都还有发展潜力。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出口的空调产品将会向着更清洁环保、更智能化、更舒适的方向发展,未来在新兴市场的发展将更有优势。“出口变局是挑战更是机遇。”张于喆告诉记者,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国家等全球新兴市场,其意义不仅限于应对当前的关税战和贸易摩擦,而是回应全球市场格局变化所作出的战略性调整。这些市场往往可以更大释放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领先型优势,中国制造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高效的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迎来新的发展窗口期。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向奔赴”前不久,由33家企业组成的“2025年成都工业领域政企代表团”前往沙特“淘金”。一路上,“关税战”是热议的话题,但比起紧张和焦虑,大家讨论更多的是应对策略,代表团上下有种“拧成一股绳”的氛围。政商洽谈、对接会议、园区考察……翻开代表团沙特5天日程的安排表,10余项行程满满当当。“为了这次出行,我们做了充分的对接和调研,每个点位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说,以第一站沙特投资部为例,这是沙特政府的核心机构,手握万亿级投资计划,正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成都相关能源企业可凭借技术优势参与其中。此次对接活动收获显著成效——希迪智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与沙特格拉达瑞卡车与重型设备有限公司达成“成都造”高端定制重卡采购协议,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阿卜杜拉·巴赫特·阿尔·马赫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就采购有机硅密封胶产品进行签约……近段时间以来,多地领导干部密集走访企业,召开一场场政企恳谈会,听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情况、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建议,从顶层设计层面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帮助外贸企业搭建“双循环”桥梁。为助力更多企业加速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外贸大省江苏加强政策信息服务供给,开展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分析研判,10多场“贸促服务助企行”品牌宣讲活动走进企业,将最新市场动态和政策解读送到企业家手中。据了解,接下来,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国经贸代表团将受邀来访,江苏将组织外贸企业就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行业开展对口洽谈。一部分出口商品转向国内市场后,如何找到合适的产业生态位,也考验着区域的产业承载能力和规划能力。深圳大力支持企业打造国货潮品新品牌,计划在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瞪羚品牌,积极推动首发经济,并推出2025年服务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系列支持政策,包括支持企业参加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支持网络零售扩容等10条具体措施,单项最高奖励达2500万元。上海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为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提供政策咨询、产品检验检测、认证综合服务;同时加强金融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创新金融支持内外贸一体化方式,支持已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外贸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不少企业担心,大量出口商品集中涌入国内市场,可能激化同质化竞争,尤其在一些趋近饱和的行业,会带来产能踩踏和市场积压。对此,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表示,行业主管部门要“疏引结合”,帮助企业疏通国内渠道的同时,加强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在产品品质、商业模式等方面差异化发展;要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企业有序良性竞争,坚决整治企业恶性竞争;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营造创新氛围;要健全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让出口企业成为国内企业的“互补”角色,而不是“竞争”角色。政策越细致越灵活,才越有可能让企业在风浪中“软着陆”,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向奔赴”。“我国的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完全可以托举起企业家的大胆探索,也足以应对变局。”尽管正在经历风浪,不少企业也充满信心。
2025年05月20日
2025 年普通人收入增长指南:行业对比与多元路径
2025-2030年中国铝材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2025年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2025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中国五金金属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涂料市场价格动态与环保升级趋势
电解铝今日价格分析
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