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政策
公告
服务商
已为你找到 4222 条资讯信息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商务部今年将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数字、绿色、智能消费。据介绍,2024年,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7000多万台(件)绿色智能汽车、家电、家居产品进入百姓生活。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了大宗耐用消费品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商务部今年将重点培育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一是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支持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发挥好重点展会作用,不断丰富首发平台载体。二是发展数字消费。深化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指导各地推出务实举措,丰富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接力年初的全国网上年货节,继续办好双品网购节、数商兴农庆丰收、丝路云品电商节。加强数字消费创新场景培育,鼓励线上线下联动消费模式。开展品质电商培育行动,推动数字消费品质提升、结构优化,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三是促进绿色消费。3月22日在上海已经启动了2025全国家电消费季活动,放大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商务部将举办绿色消费暨再生资源回收发展主题活动,发布一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名单,开展商贸领域绿色消费推进行动,总结推广创新案例,引导绿色低碳消费新风尚。四是培育智能消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加大人工智能产品的推广力度,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人工智能商业终端进千商万店,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消费场景创新。据悉,由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即将举办。本届消博会既是开年以来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也是我国唯一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届时,将有超过71个国家和地区、1700余家消费企业携带4100余个品牌参展,集中展示时尚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的精品新品。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消博会将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聚焦前沿科技领域,集中展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全屋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产品以及eVTOL飞行器、物流无人机等新产品新技术。
2025年04月03日
国家能源集团创新数据管理体系化建设,打通“能源数据血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围绕“数据要素×绿色低碳”,以数据赋能企业绿色发展……近年来,央企在数据赋能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2日,国家数据局在京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资源越来越多,这些数据蕴含的价值潜力巨大。中央企业积极探索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头打造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标杆。“数据要素是推动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跃升的核心动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丁涛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集团实现了数据业务集中上云,汇聚数据规模达PB级,并自主研发了煤炭工业设备综合诊断运维大模型,覆盖27类关键设备,实现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0%、诊断准确率超85%。据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乐介绍,集团着力拓展数据要素×效应:与部分地方生态环境局深度合作,围绕“污染源在线监测、环保执法、环境评价、排污许可、环保信用”等生态环境核心数据,打造“生态环境数据+隐私安全计算+绿色金融服务”的全流程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化产品,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挂牌上架。“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擦出新火花。”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智勇在会上表示,中国电信形成了“1+1+1+M+N”的人工智能总体布局,并推出50余个行业大模型,服务1600余家行业用户。其中,通过知识库和工单数据打造的星辰政务热线大模型,已在上海等地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应用,一次性解决率提升30%,派单准确率提升15%。陈荣辉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协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激发企业用数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数据资源价值。
2025年04月03日
“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409家,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占全球近30%。”这是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上一份报告发布的数据,这些企业或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是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会上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估值超100亿美元的18家超级独角兽企业以4.4%的数量贡献了中国独角兽企业43.6%的估值,北京以115家数量和5949亿美元估值位居全国第一。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从行业来看,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呈现出智能主导、赋能发展的特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成长迅猛,近1/3的独角兽企业来自以大模型、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技术领域,带动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生力军。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截至2024年,北京独角兽企业连续四年超过百家,已经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的重要孕育地和集聚地。他表示,北京市将继续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加强对独角兽企业支持服务,与各类金融机构和其他服务机构一起助力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同时,他对北京的独角兽企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把握未来发展机遇;二是聚焦新领域新赛道,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三是希望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能级,努力成为世界级科技领军企业。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岳德钰表示,北京的独角兽企业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新赛道布局引领未来趋势;二是新技术创新驱动产业新变革;三是新场景应用激发经济性动能。据他介绍,为了更好地培育和服务独角兽企业发展,遵循独角兽企业基于生态、源于创新、长于资本、成于市场的成长规律,北京构建了专项政策+管家服务+创新培育+前瞻孵化的四位一体培育体系。据了解,北京共有孵化机构500余家,其中标杆孵化器25家,国家级孵化器69家孵化器参与的投资基金超过500亿元,孵化独角兽企业30余家。同时北京还有48余家特色产业园,集聚独角兽企业50余家。北京还陆续出台了人工智能、AI for Science、医药健康等30余项细分产业政策,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6G通信、量子信息、新型储能等20个新领域、新赛道。
2025年04月03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4月1日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辛国斌是在当日举行的2025赛迪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他同时表示,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具体而言,将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向好,抓好“两新”“两重”政策落实,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挥工业大省和工业大市重要作用,推动扩投资、促消费、优出口,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布局创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验证平台。发展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国家高新区优化布局、功能提升,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建设高标准数字园区,加强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的关键技术研发。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与此同时,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辛国斌说,要扎实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025年04月03日
钢材作为建筑工业的“筋骨”,其价格受全球经济、政策调控及下游需求多重影响。2025年4月,国内钢市呈现“震荡偏强、中枢见涨”特征。今日价格走势4月3日,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均值为3633元/吨,较上月下跌43元/吨(跌幅1.2%),但年同比跌幅收窄至8.3%。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在3150-3250元/吨区间震荡,现货市场报价趋稳。市场动态与预测需求回暖:3月建材日均成交量13.95万吨,环比增加4.58万吨;制造业PMI回升,板材出货量增长12.9%-29.2%,显示经济复苏动能增强。成本支撑:焦炭第八轮提降后,长流程钢厂利润修复至100元/吨;铁矿石、废钢价格虽小幅下跌,但整体成本仍对钢价形成支撑。外部压力:美国对华钢铁关税提升至70%,叠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受限或倒逼国内竞争加剧。未来趋势:4月天气转暖推动施工加速,钢材社会库存持续去化(环比下降8.8%),预计价格将震荡反弹至3450-3550元/吨区间,但需警惕关税及需求不及预期的下行风险。
2025年04月03日
砂石作为基础建材,其需求与基建、地产周期高度相关。2025年,砂石市场供需矛盾深化,价格承压下行。今日价格走势截至4月3日,全国砂石综合均价约93元/吨,同比下跌12.1%。天然砂、机制砂、碎石均价分别为118元/吨、81元/吨、80元/吨,同比下降9.9%-12.9%。长江沿线砂石价格跌幅达8.28%,旺季不旺特征明显。市场动态与预测需求萎缩:2024年砂石需求量137亿吨,同比下降9.77%;预计2025年需求再降5%,基建地产增量空间收窄。供给过剩:新出让砂石矿数量减少,但千万吨级大矿陆续投产,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跌幅或扩大至5%-10%。区域分化:华东、华南沿海市场因运费支撑价格相对坚挺,但内陆及西南市场跌幅更深。未来趋势:长期需求收缩叠加产能释放,砂石市场或进入“低价竞争”阶段,企业需通过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应对下行压力。
2025年04月03日
水泥作为建筑材料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基建与房地产成本。2025年开年以来,受下游需求萎缩及行业产能过剩影响,水泥市场持续承压。今日价格走势截至4月3日,西南水泥价格指数为144.53,环比下降0.38%,同比下跌6.95%。西藏P.O 42.5散装水泥报价663-705元/吨,均价678.75元/吨,较年初下降约6.73%。全国多地水泥价格均呈现阴跌态势,华东、中南地区价格指数虽环比上升0.1%-0.36%,但同比涨幅已收窄至17.55%-25.05%,显示需求支撑不足。市场动态与预测需求萎缩:2025年建筑业新订单指数降至44.7%,创历史新低,水泥磨机运转率跌至4.24%,需求萎缩是价格下行核心压力。政策影响:尽管房地产政策边际放松(如降准降息),但“止跌回稳”目标下,投资大幅反弹概率较低,水泥需求预计仅小幅增长2%-3%。未来趋势:短期价格或随错峰生产政策波动,但长期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全年水泥均价或达350-360元/吨,同比上涨约10%,但涨幅主要依赖供应端控制,需求端改善有限。
2025年04月03日
一、今日小麦市场价格概览2025年4月2日,国内小麦市场呈现区域性价格差异与政策托底并存的局面。主产区小麦价格区间为1.15-1.39元/斤,其中河南南阳白麦售价1.26元/斤,山东菏泽富硒小麦高达1.39元/斤,华北地区优质小麦收购价普遍突破1.45元/斤。国际市场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受寒流及俄罗斯减产预期影响,周内上涨3%至6.00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币约4100元/吨,较国内主产区现货价格形成约200元/吨的溢价。二、价格驱动因素分析政策托底效应2025年国家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提升至1.19元/斤(2380元/吨),较上年提高3%,形成价格底部支撑。中储粮在河南潢川等地采购溢价显著,成交价达2375元/吨,反映政策收储对市场预期的提振作用。供需结构矛盾供应端:2024年国内小麦产量微增,但2025年全球主产区(如俄罗斯、美国)或受极端天气减产,俄罗斯预计减产6%至7744万吨,美国库存用量比创四年新低。需求端:国内面粉消费增速放缓,饲料需求受生猪存栏波动影响,而国际小麦进口量预计同比减少41.3%至800万吨,加剧国内供应压力。气候风险溢价北半球冬小麦面临严寒威胁,俄罗斯、乌克兰缺乏积雪保护导致冻害风险加大,美国中西部干旱影响春小麦播种。若国内新麦生长期遭遇灾害,减产预期将推高价格至1.25-1.35元/斤区间。三、未来价格趋势预判短期(4-6月):新麦上市增加供给,价格或降至1.1-1.15元/斤,但政策性收储及企业补库需求可能支撑价格在1.15-1.2元/斤。中期(7-9月):夏季消费淡季施压价格至1.1-1.15元/斤,若国际粮价上涨或国内灾害发生,价格或反弹至1.15-1.22元/斤。长期(10-12月):节日备货拉动价格至1.15-1.25元/斤,需警惕全球供应过剩风险。四、行业影响与建议面粉加工企业可把握当前政策窗口期建立低价库存,贸易商需警惕新麦上市后的价格波动,种植户应优先选择强筋小麦(如郑麦379)提高收益。市场参与者需持续关注北半球天气变化、俄罗斯出口配额调整及中美贸易政策动向。
2025年04月02日
一、今日大豆市场价格表现2025年4月2日,生意社大豆基准价为4136元/吨,与4月初持平。国内大豆市场呈现“政策稳市、供需宽松”特征,东北地区国产大豆收购价1.93元/斤,山东入厂价2.16元/斤,进口大豆到岸税后成本1.91元/斤,较国产豆形成0.25元/斤价差。二、价格驱动因素分析全球供给宽松USDA预测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4.21亿吨(增6.5%),巴西大幅增产抵消美国播种面积下降及阿根廷小幅减产影响,库存消费比30.6%创近年新高。国内需求回暖节后下游豆粕行情趋旺,东北压榨利润改善,京粮、象屿等大型企业提价收购,中粮贸易增设收购库点,需求端回暖对期现货价格形成支撑。政策与天气扰动干旱天气影响巴西、阿根廷大豆生长,USDA等机构下调全球产量预测,国际价格上涨传导至国内。中美贸易政策预期及南美天气成为短期价格波动核心变量。三、价格趋势与交易策略短期(1-3月):南美天气及中美贸易谈判主导价格波动,预计维持3800-4200元/吨区间震荡。中期(4-6月):新季大豆上市或压制价格,但进口成本上升及国内库存消耗可能提供支撑。长期(7-12月):全球宽松格局延续,价格或围绕4000元/吨中枢波动,需关注美国播种面积调整及国内收储政策变化。四、行业影响与建议压榨企业应把握进口大豆成本优势,扩大开机率;贸易商可运用基差贸易锁定利润;种植户需关注政策补贴及天气对单产的影响。市场需持续跟踪南美天气演变、中美贸易政策及国内大豆进口节奏变化,把握结构性交易机会。
2025年04月02日
一、今日硅晶圆市场动态2025年4月2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SI2506)收盘价43,38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4%。现货市场报价区间42,500-44,000元/吨,高纯多晶硅(太阳能级)现货均价43,500元/吨,较月初下降1.2%。二、价格驱动核心逻辑供应端持续扩张2025年全球多晶硅产能预计突破120万吨,同比增长15%。中国西北地区新增产能集中释放,新疆大全、东方希望等龙头企业扩产项目陆续达产,市场供应压力凸显。需求端结构性分化光伏领域需求受《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撑,预计同比增长20%;但半导体领域因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萎缩,12英寸晶圆需求增速降至5%,拖累整体需求表现。政策调控影响中国工信部《硅材料行业准入条件》提高环保能耗标准,预计淘汰5%落后产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增加出口成本,但东南亚地区产能承接转移加速,削弱政策冲击效应。三、价格趋势与风险预警短期(1-3月):价格或维持42,000-45,000元/吨区间震荡,需关注新疆地区新产能投产进度及光伏装机并网数据。中期(4-6月):若光伏装机旺季需求超预期,价格或反弹至46,000元/吨;反之或下探41,000元/吨支撑位。长期(7-12月):供需宽松格局延续,价格中枢或下移5%-8%,但技术迭代(如N型硅片)可能带来结构性机会。四、行业影响与建议硅片企业可锁定60%以上长单,组件厂商需加速N型电池技术转化。投资者应关注具备技术升级能力的龙头企业,规避单一依赖多晶硅初级加工的企业。
2025年04月02日
2025 年普通人收入增长指南:行业对比与多元路径
2025-2030年中国铝材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2025年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2025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中国五金金属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涂料市场价格动态与环保升级趋势
电解铝今日价格分析
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