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政策
公告
服务商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大背景下,钢材市场作为工业领域的晴雨表,正经历着深刻变革。2025 年,钢材市场的走向不仅关乎钢铁行业自身的发展,更对上下游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剖析当下钢材市场的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对行业发展做出全面研判。
一、钢材市场现状剖析
(一)供需格局呈现新态势
供给端收缩趋势延续:自 2024 年以来,在环保政策趋严、产能调控持续推进等因素作用下,钢材供给端呈现收缩态势。2024 年 1-11 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2.7% ,这一趋势在 2025 年有望延续。为稳定钢材市场运行,相关部门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政策,并严格落实到各省份、各企业,同时加强产量核查与违规处罚力度。在需求整体疲软的背景下,钢企主动减产,以应对市场变化。如部分地区的钢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落后产能,在控制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需求端分化明显:钢材下游需求领域广泛,不同行业需求表现差异较大。
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市场历经多年调整,虽有政策利好刺激,但整体仍未完全走出困境。2025 年,在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负增长情况有望缓解,但预计房地产行业总体用钢需求仍将小幅下降。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用钢量占钢材总需求量的较大比重,但随着市场下行,这一占比逐渐降低。
基建行业:基建成为钢材需求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家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特别国债等多重利好政策影响下,基建投资增速加快。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项目等不断推进,对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需求旺盛。预计 2025 年基建用钢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成为稳定钢材市场需求的 “压舱石”。
制造业:制造业对钢材需求不确定性较大。2024 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机电产品、汽车、船舶等重点工业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然而,2025 年受国际政治局势变化影响,欧美国家对我国实施的关税政策将抑制我国工业产品出口,预计钢板、优特钢等工业用钢需求增速回落。不过,随着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对高强度、高性能钢材需求持续上升,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制造业需求的下滑。
(二)价格走势震荡偏弱
2024 年,钢材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态势,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仅为 102.59 点,创下 2017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进入 2025 年,钢材价格依旧面临下行压力。从成本端来看,铁矿石价格虽有波动,但整体供应相对宽松,2025 年全球铁矿石新增产能预计将达到 1.2 亿吨左右,新增铁矿石产量或将达到 5000 万吨左右 。煤焦方面,炼焦煤稳定进口,焦煤供应相对充足,焦炭成本端支撑有所减弱。在国内钢铁产量预计继续小幅下降的大背景下,原燃料供需关系逐渐转向宽松,预计 2025 年铁矿石、煤焦等主要原燃料产品价格将小幅下降,这将进一步拉低钢材生产成本,对钢材价格形成下行牵引。
同时,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尽管供给端有所收缩,但需求端的疲软使得市场库存消化缓慢。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的下滑,对建筑钢材价格冲击较大。不过,基建行业的稳定需求以及制造业对高端钢材的需求增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钢材价格的下跌空间。综合来看,2025 年国内钢材平均价格预计将继续小幅回落,但考虑到国内宏观政策环境改善及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预计价格降幅较 2024 年将收窄。
(三)进出口形势复杂多变
出口面临挑战:2024 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出口量达 1.11 亿吨,同比大幅增长 1166.17% 。但进入 2025 年,我国钢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当前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仍存,但随着出口量的大幅增加,我国钢铁行业遭受的贸易摩擦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2024 年我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和钢铁制品累计遭受来自 18 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 41 起贸易救济调查,数量较 2023 年增加 20 起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海外关税裁定及其落地执行将对我国钢材出口形成较大制约,预计 2025 年我国钢材出口承压运行,全年出口量可能降至 8000 万吨左右,同比由升转降 。
进口相对稳定:我国钢材进口量相对较少,且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钢材产能庞大,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同时,国内钢铁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在一些高端钢材领域逐渐实现进口替代。不过,在某些特殊钢材品种上,仍需依赖进口,以满足国内特定行业的需求。
二、钢材市场未来趋势展望
(一)行业整合加速推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2025 年钢材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速。一方面,大型钢铁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例如,一些区域内的钢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化产业布局,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与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小型钢企在市场竞争中若不能及时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行业整合将促使钢铁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行业整体优化升级,提高行业运行效率。
(二)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发展
在全球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已成为钢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25 年,钢铁企业将加大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投入。在生产工艺上,推广使用氢气直接还原铁(DRI)等低碳炼铁技术,降低碳排放;提高废钢回收利用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产品研发上,开发更多高强度、耐腐蚀、长寿命的绿色钢材产品,满足下游行业对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同时,钢铁企业还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绿色产业链,提升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三)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持续深化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钢材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与深入。企业通过引入工业物联网(I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通过预测性维护技术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隐患,降低设备停机时间,减少生产损失。智能化升级还将拓展到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通过建立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供应商、生产企业、客户之间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高端产品需求增长带动结构优化
随着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端钢材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高强度、轻量化的汽车用钢需求不断增加;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高性能合金钢材、特种钢材的需求日益旺盛。这将促使钢铁企业加大在高端产品研发与生产方面的投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端产品占比。钢铁企业将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突破高端钢材生产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与性能一致性,满足国内高端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减少高端钢材进口依赖,增强我国钢材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三、行业发展研判与建议
(一)政策调控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对钢材市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供给侧,继续严格执行粗钢产量调控政策,防止产能过剩反弹,引导钢铁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维护市场供需平衡。在需求侧,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基建项目的投资力度,刺激房地产市场合理需求释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稳定钢材市场需求。同时,加强对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与技术研发,促进钢材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需提升核心竞争力
钢铁企业应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满足市场对高端钢材的需求。加强成本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消耗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强化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产品市场认可度与美誉度。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稳定客户群体,同时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合理应对贸易摩擦,开拓海外市场。
(三)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
钢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长,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钢铁企业应与上游铁矿石、煤焦等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原材料供应安全,降低采购成本。与下游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企业加强沟通协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与服务,共同应对市场变化。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上下游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2025 年钢材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需准确把握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自身努力以及产业链协同合作,实现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在全球钢材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电解铝今日价格分析
2024年末能源化工行业原材料价格走势回顾与未来展望
造船业持续景气 中国船舶集团三大船厂多项指标再创新纪录
昆明入选首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到2025年推动不少于400户企业数字化转型
聚焦”满天星“| 智启未来,龙腾制造 —— 重庆龙智造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综合施策打造产业强市主战场 全市累计创建15个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4年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领航大会
三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落实近期金融增量政策